注意轻度听力障碍对孩子的危害
所谓轻度听力障碍,是指在500、1000、2000、4000Hz四种频率下,平均听阈为26至40分贝的裸耳听力损失。
轻度听力障碍的成年人,在安静的环境下,用普通的声音进行面对面的交流,听者一般不会感到太大的障碍,这是因为听者会根据之前的听觉经验,或者看口型,或者通过说话者前后的句子来猜测说话者想要表达什么,说话者一般不会察觉到,如果不注意的话,听者是有听力问题的。但是如果说话者声音很小或者背对着听者,听者就听不清楚一个词或者一部分,从而错过或者误解了说话者的意思。
对于儿童,尤其是先天性轻度听力障碍的婴儿,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。孩子就像一张白纸。他们完全没有听觉体验。语言学习从零开始。他们需要更好的听力作为学习语言的基础。即使是轻度的听力障碍,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,导致词汇量小或说话晚,词不达意或忽略解释者的意思。我在临床上遇到一个先天性轻度听力障碍的女孩。因为她从小声音小,家里人觉得她害羞,一直不让她上幼儿园。五岁半入学前体检,才发现自己听力有问题。我看到孩子,就问她:“你叫什么名字,宝贝?”她回答:“你叫什么名字,宝贝?”这说明她听到了我的问题,但她不明白其中的含义。据她妈妈说,这孩子会说简单的话,会唱童谣。但是和她聊过之后,我们发现她发不出“Z,C,S”或者“zh,ch,sh”这些音,或者说这些音发出来的时候,很安静。听起来这些视频已经被吞了。如果你不是听力专家,一般不会关注这些细节。粗略看了一下她的听力图,按照500、1000、2000、4000Hz的平均听阈,基本属于轻度听力障碍。但仔细分析每个频率的听阈,她在500和1000Hz的低频听力在30-35 dB,基本接近正常,而她在2000和4000 Hz的高频听力在50-55 dB。孩子低频听力好,一般基本都能听到,而高频听力不好,无法获取高频信息。她听到的内容被断章取义,不完整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养成愿意重复别人说的话,不注重意思的习惯。
我们调查发现,发现未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轻度听力障碍儿童的平均年龄在36个月左右,有些家长即使发现了孩子的听力问题,也需要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带孩子去看医生。现在有新生儿听力筛查,听力筛查不合格的孩子一般在3个月左右接受一次诊断性听力学检查,然后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听力了。对于轻度听力障碍,大部分家长认为“孩子听得见大人说话,他已经学会说话,甚至唱歌,应该没什么大问题。”给孩子戴助听器都来不及,也不让孩子接受听力语言康复训练。这样一来,孩子在4-5岁的时候,和同龄的孩子相比,有了明显的语言障碍,开始担心。
一个轻度听力障碍的孩子,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二级言语发育障碍,但他的父母并不是专业人士,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与同龄孩子的差距。因此,我们希望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听力问题,请认真听取听力专家的讲解,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听力康复指导,充分发挥孩子的言语交流能力。